
|
姓 名: |
郭文 |
职 称: |
教授 |
毕业院校: |
南京师范大学 |
最高学位: |
理学博士 |
从事专业: |
人文地理学、社会学 |
研究方向: |
空间的生产、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理论、旅游社会学、多元民族生态与社会文化转型、自然的社会建构 |
联系方式: |
|
电子邮箱: |
guowen@njau.edu.cn |
社会职务
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青年、地区)评审专家。兼任《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旅游学刊》《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进展》《热带地理》《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15家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论文著述
长期致力于空间的生产、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理论、旅游社会学、多元民族生态与社会文化转型、自然的社会建构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提出“旅游空间生产”“表征与非表征权力政治”等概念、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等各类纵向基金20多项;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2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检索或索引。在人地互动与地方协商、空间实践与地方主体性、空间道德安置与社会文化调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学术专著/教材代表作
1. 郭文. 空间的生产与重塑[M].北京: 商务印书馆。(学术专著,30万字)
2. 郭文. 旅游空间生产: 理论探索与古镇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国内第一部关于旅游空间生产研究的学术专著,41万字)
3. 郭文. 旅游学概论[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教材,38万字)
4.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应用[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6.(合著,学术专著,44.9万字)
期刊学术论文代表作
1. 郭文. 流动关联与家空间生产的流动治理[J]. 旅游学刊, 2021.(CSSCI)
2. 郭文. 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新范式的缘由、内涵及意义[J]. 地理研究, 2020, 39(3): 508-526.(CSSCI)
3. 郭文. 空间意义的叠写与地方认同——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案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 2449-2465.(CSSCI)
4. 郭文, 黄震方. 旅游与竹地摩梭人“家”空间的多维生产及身份认同建构[J]. 地理研究,2020, 39(4): 907-921.(CSSCI)
5. 郭文, 朱竑. 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维度[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039-1049.(CSSCI)
6. 郭文, 朱竑. 旅游空间生产的叠写与认同[J]. 旅游学刊, 2020, 35(11): 1-3.(CSSCI)
7. 郭文. 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形态、当代价值及其研究范式再认识[J].人文地理, 2020, 35(6): 1-8.(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
8. 郭文. 新时代旅游空间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7(4):78-84. (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 郭文. 神圣空间的地方性生产、居民认同分异与日常抵抗——中国西南哈尼族箐口案例[J]. 旅游学刊, 2019, 34(6): 96-108.(CSSCI)
10. 郭文. 空间认同: 城市空间研究转向中的知识前沿、趋势与启发[J]. 地理科学, 2019, 39(4): 587-595.(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
11. 郭文. 社区型文化遗产地的旅游空间生产与形态转向——基于惠山古镇案例的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6(2): 75-82. (CSSCI)
12. 郭文, 杨桂华. 民族旅游村寨仪式实践演变中神圣空间的生产——对翁丁佤寨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J]. 旅游学刊, 2018, 33(5): 92-103.(CSSCI)
13. 郭文. 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J]. 旅游学刊, 2017, 32(3): 1-5. (CSSCI)
14. 郭文. 旅游空间正义的伦理与实践反思(一)[J]. 旅游学刊, 2017, 32(3): 1-10. (CSSCI)
15. 郭文. 旅游空间正义的伦理与实践反思(二)[J]. 旅游学刊, 2017, 32(4): 1-9. (CSSCI)
16.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 “跨国、跨界、跨代”知识行动[J]. 地理研究, 2016, 35(1): 1205-1229. (平行作者, 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地理》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 郭文.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 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J]. 旅游学刊, 2016, 31(8): 29-39.(CSSCI)
18. 郭文, 黄震方, 王丽. 文化旅游地空间生产背景下居民社会空间感知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对周庄古镇的调查[J]. 地理研究, 2015, 34(4): 762-774.(CSSCI)
19. 郭文, 王丽. 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空间生产与认同研究——以无锡惠山古镇为例[J]. 地理科学, 2015, 35(6): 708-716.(CSSCI)
20. 郭文.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城镇化实践的思考[J]. 经济地理, 2014, 34(6): 33-39.(CSSCI)
21. 郭文. 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J]. 人文地理, 2013, 28(4): 117-124.(CSSCI)
22.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J]. 旅游学刊, 2012, 27(4): 28-38.(CSSCI)
23. 郭文, 王丽. 城市文化旅游景区游客意愿倾向及生态位调适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 江苏商论, 2012, (1): 135-137.
24. 郭文, 黄震方. 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J]. 旅游学刊, 2011, 26(12): 83-92.(CSSCI)
25. 郭文.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 旅游学刊, 2010, 25(3): 76-83. (CSSCI)
26.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影视旅游研究: 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J]. 旅游学刊, 2010, 25(10): 85-94. (CSSCI)
27. 郭文. 受访游客参与影视旅游展演意愿倾向研究及启示——基于对无锡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的调查[J]. 旅游学刊, 2008, 23(10): 61-67. (CSSCI)
28. 郭文, 王丽. 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J]. 旅游学刊, 2008, 23(4): 64-71. (CSSCI)
29. 郭文. 无景点旅游: 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 旅游论坛, 2010, 3(5): 566-571.
30. 郭文. 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方法[J]. 成人教育, 2006, (3): 66-67.(CSSCI)
报刊学术论文代表作
1. 郭文. 景区的“数字”和“智慧”[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2-08-20.
2. 郭文. 和谐旅游视野下的景区诚信场域建构[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2-04-02.
3. 郭文. 无锡城市旅游景区发展的生态位思考[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2-02-27.
4. 郭文. 现代服务业视野下的旅游业转型升级[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2-02-22.
5. 郭文. 我国影视主题公园聚落化发展研究[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8-09.
6. 郭文. 景区构建人文关怀氛围的课题[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7-12.
7. 郭文. 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问题(上) [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5-10.
8. 郭文. 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问题(下) [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5-17.
9. 郭文. 文化传承: 现代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应负有的历史责任——丽江纳西古乐保护下的旅游开发个案[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3-15.
10. 郭文. 低碳景区营造的意义及构建方式[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1-25.
11. 郭文. 吉祥物创意营销旅游目的地[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10-01-22.
12. 郭文. 品牌与影视旅游主题公园形象塑造[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9-07-20.
13. 郭文. 构建景区游客管理的多维目标体系[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9-03-16.
14. 郭文. 影视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有效性构建——以无锡影视基地为例[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9-02-09.
15. 郭文. 景区开发的地格理念研究综述与启示[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7-04-30.
16. 郭文. 后现代思维下的我国主题公园开发[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7-04-02.
17. 郭文. 基于景区地格维系的游客行为管理[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7-02-26.
18. 郭文. 基层管理者如何培养领导艺术和技巧[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7-02-14.
19. 郭文. 社会福利视野下的景区运营[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6-07-10.
20. 郭文. 苏南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重在绩效[N]. 中国旅游报(理论版), 2004-12-03.
会议学术论文代表作
1. 郭文. 中国传统村落神圣空间的文化力量,宁夏银川:新时代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研讨会,2021.05.
2. 郭文. 空间意义与主体性, 云南寻甸: 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 2020.11.
3. 郭文. 旅游研究中的科学与哲学路线:分层、分野与合流,海南海口海南大学,2020.12.
4. 郭文. 重访列斐伏尔: 法国理论与中国道路,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2019. 06.
5. 郭文. 再考空间的生产: 范式与反思, 《旅游学刊》第五届青年学者沙龙, 上海: 《旅游学刊》编辑部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 2019. 04.
6. 郭文. 地方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地方, 2019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 广东佛山: 广州地理研究所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联合承办, 2019. 03.
7. 郭文. 社会文化与空间生产, 江苏省旅游学会2018年年会, 江苏南京: 江苏省旅游学会, 2019. 12.
8. 郭文. 互为镜像的他者: 间性文化与旅游回返, 《旅游学刊》第四届青年学者沙龙, 北京: 《旅游学刊》编辑部(西藏大厦), 2018. 12.
9. 郭文. 乡下人的“悲”与“歌”, 江苏省旅游学会青年旅游论坛, 江苏徐州: 江苏省旅游学会青年分会, 2018. 11.
10. 郭文. 传统民族村落的地方仪式及其神圣空间生产, “与哈维面对面: 哈维思想研讨会”,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哲学系, 2018. 05.
11. 郭文. 地方性知识的当代境遇及其空间转向, 第四届文化地理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文化专业委员第四次工作会议,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 2018. 05.
12. 郭文. 旅游与传统村落仪式实践演变中的空间生产, 当代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人地关系变迁学术研讨会,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 2017. 11.
13. 郭文. 民族旅游地的多维空间生产与日常抵抗, 中国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 广东广州: 广州大学, 2017. 07.
14. 郭文. 乡村空间的旅游实践: 沉沦, 还是希望? ——批判地理学视角, “2016旅游前沿问题与科学研究方法”学术工作坊, 云南昆明: 云南大学科学馆, 2016. 07.
15. 郭文. 民族村寨空间的生产与抵抗, 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吉林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09.
16. 郭文. 旅游空间生产与社区居民社会空间感知结构, 2015相思江中国青年旅游学者论坛, 广西桂林: 桂林旅游学院, 2015. 11.
17. 郭文. 文化遗产旅游地空间生产与居民体验研究, 2012《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博雅论坛, 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刊》编辑部(北京会议中心), 2012. 05.
18. 郭文. 异质同类型影视主题园旅游开发“共生”与“内生”模式研究——基于对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与横店影视城的调查, 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 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刊》编辑部(北京会议中心), 2011. 05.
教改论文
1. 基于学生视角的小组学习教学优化研究, 2018.
2. 基于行动者网络共建的旅游本科教育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5.
3.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发展研究, 2010.
研究项目
主要纵向课题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流动性背景下传统村落神圣空间的地方性生产与不平衡地理研究》(批准号: 41971186),2019-2023.
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江南社区型文化古镇旅游空间生产研究》(批准号: 13CGL076), 2013-2018.
3. 主持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的多维空间演化与调控研究》(批准号: 11YJCZH047), 2011-2013.
4.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 《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与认同建构研究》(批准号: 2015M5708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2015-2018.
5. 主持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餐旅管理与服务类基金项目: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能分制”学教模式及效能研究》(批准号: CLJZW201009), 2010-2012.
6. 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转型时期江苏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批准号: 2011SJB630054), 2011-2012.
7. 主持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科研资助基金项目: 《空间转向与区域社会文化空间生产的认同研究》, 2012.
8. 主持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基金项目: 《文化遗产地的社会空间生产与地方认同机制研究》(批准号: 1040XJ2314008), 2013-2014.
9.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社会扰动视角下云南世居民族“社区保护地”韧性特征、机制与提升研究》,2022-2025.
10.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多维制度联动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批准号: 19ZDA086), 2019-2024.
11.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空间社会学视阈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变迁与乡村振兴研究》(批准号:19BSH059),2019-2023.
12.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机理与文化旅游地演化模型研究》(批准号: 41271149), 2013-2016.
13. 参与中共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基金项目, 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基金项目: 《青少年闲散状态诱发因素及治理研究》, 2011.
部分横向课题
1. 《峡门文史》
2. 《嵛山文史》
3. 《桐乡市以旅游业驱动服务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4. 《浙江省磐安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规划》
5.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阖闾古城景区规划》
6. 《云南省塔城滇金丝猴区商业网点布局总体规划》
7. 《德庆区域旅游经济市场调查报告》(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洲)
8. 《云南省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规划》(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TNA;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洲)
荣誉奖励
1. 江苏省旅游学会优秀论文(2020LWJ05)一等奖, 2020.
2. 南京农业大学2020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2020.
3. 权威学术期刊《地理研究》优秀审稿专家, 2020.
4. 江苏省旅游学会优秀论文(JSLYXH2018LW07)二等奖, 2018.
5. 云南大学优秀博士后, 2018.
6.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12.
7.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江苏省教育厅, 2008.